|
|
|
纺织印染行业生态环境法律及标准体系研究纺织印染行业生态环境法律及标准体系研究 吴济舟1,刘永l,栾建又1,2 1.国检测试控股集团京诚检测有限公司 2.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 要:印染作为首批排污许可证试行行业,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本研究通过对纺织印染行业生态环境法律及标准体系的解读,为进一步加快印染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落实“二十大”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纺织印染;生态环境;法律体系;标准体系 引言 作为首批排污许可证试行行业[1],高排放的纺织印染行业面对巨大的减污降碳压力,转型势在必行[2]。“一证式”管理的推行,有助于推进纺织印染行业的污染防治工作,并有利于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为企业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3]。本研究通过对纺织印染行业生态环境法律及标准体系解读,为进一步加快印染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落实“二十大” 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提供技术支撑。 1排污许可制度的意义 排污许可制度对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4-6] (1)强制性控制污染物排放 纺织印染行业是一个易产生污染的行业,而排污许可制度能够强制生产企业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排放达标后,才能取得排污许可证,否则将无法开展生产和经营。 (2)促进污染防治设施建设 为了控制排放量,企业必须建设适当的污染防治设施,通过投入资源提高环保设施;提高环保设施的运行效率,优化污染防治工艺,达到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 (3)规范企业生产行为 排放许可证制度是对企业生产行为的规范,使企业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并通过记录和报告,使相关部门对企业的环境影响有了更详细的了解。 (4)促进行业绿色转型 纺织印染行业是一个重污染产业,实施排放许可证制度,强化环保管控,有助于企业推动绿色转型,加快从“污染源”向“生产源”转型,提高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和质量。 (5)促进行业竞争力提升 环保作为现在居民更加看重的因素之一,实施排放许可证制度有助于提高企业环境保护能力,建立良好的环保形象,提高行业竞争力,迸一步推动行业升级,提高市场占有率。 2生态环境法律体系 表1 纺织印染行业生态环境法律法规文件汇总表 3生态环境标准体系 我国环境标准体系可分为三级五类标准。三级标准是指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五类标准是指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3.1环境质量标准 纺织印染企业运行过程中会对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空气、声、生活饮用水等环境的产生影响,沿海的企业还会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具体的环境质量标准包括: (1)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GB/T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 (3)C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修改单,生态环境部公告2018年第29号) (4)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5)CB 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 (6)GB 18668-2002海洋沉积物质量 (7)GB 18421-2001海洋生物质量 (8)GB 5749-20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2环境物排放标准 纺织印染企业运行过程中主要的污染物包括废水、废气、固废、噪声、污染土壤等,有食堂的企业还会涉及到油类,具体的环境质量标准包括: (1)CB 4287-201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及修改单,环境保护部公告2015年第19 号[7] (2)GB 28936-2012缫丝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3)CB 28937-2012毛纺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4)CB 28938-2012麻纺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5)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及修改单,环函[ 1998] 28号,环发[1999] 285号 (6)C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7)GB 37822-2019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 (8)GB 14554-19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9)GB 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10)CB 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11)GB 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12)GB 5085.1-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 (13)GB 5085.2-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 (14)GB 5085.3-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 (15)GB 5085.4-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 (16)GB 5085.5-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性鉴别 (17)GB 5085.6-2007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 3.3基础标准 (1)HJ 990-2018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纺织印染工业 (2)HJ 879-2017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纺织印染工业 (3)HJ7 09-2014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纺织染整 (4)HJ 471-2020纺织染整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5)HJ 1177-2021纺织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6)HJ 168-2020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 (7)HJ 630-201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 (8)HJ 91.1-2019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9)HJ 91.2-202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 规范 (10)HJ 493-2009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11)HJ 494-2009水质采样技术指导 (12)HJ 495-2009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 (13)HJ 164-2020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14)HJ 194-2017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 术规范 (15)HJ 691-2014环境空气半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 (16)HJ/T 55-2000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17)HJ 905-2017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18)GB/T 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含2017年修改单) (19)HJ/T 397-200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20)HJ/T 373-2007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 (21)HJ 354-2019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r、NH3-N等)验收技术规范 (22)HJ 355-2019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r、NH3-N等)运行技术规范 (23)HJ/T 166-2004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24)HJ 1019-2019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 (25)H/T 20-1998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 (26)HJ 298-2019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27)GB 17378.2-2007海洋监测规范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28)GB 17378.3-2007海洋监测规范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29)CB/T 12763.6-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6 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30)CB/T 5750.2-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31)GB/T 5750.3-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水质分析质量控制 3.4方法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里面所指向的标准。 4体系研究的意义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纺织印染行业生态法律及标准体系对于实现美丽中国梦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行业发展,引导企业合规经营 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性保障,规范了行业的生产、使用与排放等全流程。这些规范要求企业要合规经营,从源头控制污染,推动生产过程绿色化、清洁化和循环化,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转型升级。 (2)促进技术创新和环保新材料的发展 推动技术领先的环保新材料、清洁生产技术及新型环保设备的应用,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3)创造健康安全的生产环境,保障民生福祉 通过减少有害物质和污染物的排放,有效控制了从源头污染,改善了环境质量,保护了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这些环保措施为保障民生福祉和实现美丽中国梦提供了有力支持。 小结 纺织印染行业生态法律及标准体系的实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梦和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企业应主动倡导环保理念,积极投入环保领域,推进绿色工厂建设,为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全国首批排污许可证落地[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7,37((4):20. [2]黄罗以,关晓宇,王越平.低碳纺织经济下印染行业的转型路径[J].印染,2023,49(01):79-83. [3]贾雪梅,周杜牧,杨竞宪.“一证式”管理推进企业污染防治一以纺织印染行业排污许可证管理为例[J]环境影响评价,2019,41(02):24-27. [4]倪珊.分析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度的衔接路径[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1,2(17):160-161. [5]邹世英,吴鹏,杜蕴慧,柴西龙,关睿,排污许可制改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及展望[J]环境影响评价,2021,43(04):1-5. [6]高菲.深化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意义印,环境与发展,2021,3(01):222-225. [7]环保部联合质检总局发布《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修改单[J]染整技术,2015,37(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