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4/2025年中国印染行业发展报告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2024/2025年中国印染行业发展报告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 202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这一年,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偏弱,国际消费需求恢复缓慢,我国纺织服装出口承压;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全球纺织服装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处于深度调整中,国际贸易面临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较多。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强化预期管理,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随着政策组合效应持续释放,我国印染行业经济运行逐步回稳、稳中有进,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向好,全年印染布产量实现小幅增长,主要产品出口规模再创新高,发展质效加快修复,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2024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生产形势总体良好,产量实现小幅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印染布产量同比增长3.28%,增速较2023年提高1.98个百分点。从全年走势来看,我国印染布产量增速呈现“上半年波动下滑,下半年逐步趋稳”态势,1-2月行业生产实现良好开局,3月份产量增速有所回落,4、5月份行业进入生产旺季,产量增速逐步回升,6月份增整速再次走底,下半年增速保持基本平稳,见图1。从月度产量来看,上半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当月产量均保持在50亿米以上;三季度受国内外多方面因素影响,印染行业生产承压,印染布当月产量均低于50亿米:四季度随着市场需求逐步释放,行业产能利用率有所提高, 印染布产量逐月回升,12月份产量达到59.31亿米,同比增长6.01%,为3月份以来最高水平,见图2。 图1 2024年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产量及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 2024年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当月产量及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分地区来看,2024年我国印染行业产能集中度延续2023年下降态势,浙江、江苏、山东、福建、 广东等东部沿海五省规模以上印染企业印染布产量占全国总产量92.10%,占比较2023年下滑0.66个百分点,较201 5年峰值下滑近4个百分点。沿海五省中,浙江、江苏、山东印染布产量实现增长,福建、广东印染布产量有所下降,其中山东省同比增长9.85%,广东省同比下降9.62%,山东省印染布产量超过广东和福建,跃居全国第三位。安徽、河南、山西、陕西、湖北、湖南、重庆、新疆等中西部地区印染布产量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重庆、河南、湖南、湖北等省市实现大幅增长,增速分别达到30.03%、27.61%、25.19%和17.26%, 见表1。 二、外贸展现较强韧性,出口规模再创新高 2024年,尽管国际市场需求疲弱,全球贸易风险高企,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整体承压,但凭借产业链优势、规模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及产品优势等,我国印染行业在国际市场中仍具有显著竞争力,主要产品出口规模再创新高,行业出口展现较强韧性。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4年,我国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数量335 34亿米,同比增7.53%,增速较2023年提高2.62个百分点:出口金额312.95亿美元,同比增长3.88%.增速较2023年提高6.51个百分点;出口平均单价0.93 元,米,同比降低3.39%,仍延续2023年以来的跌态势。前三季度,我国印染行业出口增速逐步滑,四季度,随着国外感恩节、圣诞节等重要节日的到来,海外纺织服装补库存需求逐步释放,际市场对我国印染面料需求增加,同时受美国政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关税的不确定性影响,我国织服装企业积极调整外贸节奏,短期内“抢出口”效应推高印染产品出口增速,见图3。
图3 2024年我国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情况 资源来源:中国海关 表1 2024年我国部分地区印染产量增速情况 资源来源:中国海关 注 以上地区为印染布年产量超过1亿米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 我国印染面料除直接出口外,还通过服装、家用纺织品等终端产品形式间接出口。2024年,我国服装出口额1591.4亿美元,同比增长0.3%,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19个百分点;家用纺织品出口额485亿美元,同比增长5.63%,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1.88个百分点,反映印染产品间接出口规模实现温和增长,四季度出口增速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一)主要产品出口情况 2024年,我国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表现呈现 化态势:纯棉染色布和人纤短纤织物出口数量分增长13.30%和14.51%,高于总出口增速5 77和98个百分点:涤纶短纤织物、T/C印染布出口数。增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纯棉印花布、棉混纺染.布、棉混纺印花布三类产品出口数量下滑明显, 幅分别达到11.60%、14.37%和9.83%;合成长织物出口数量达到242.09亿米,同比增长30%,占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总量72.19%,见i2。2020-2024年,合成长丝织物出口数量年均}长13.18%,高于同期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数量:均增速3.44个百分点,一方面反映出国际市场对:纤面料的需求在持续上升,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受美国“涉疆法案”的持续性影响,我国印染产品出口结构在不断调整。出口单价方面,多数产品出口价格下降,仅棉混纺染色布、棉混纺印花布和人纤短纤织物出口单价实现小幅增长。 (二)主要出口市场情况 东盟和以东盟为重要组成的RCEP成员国是我国印染行业重要的出口市场。2024年,我国印染八大类产品对东盟和RCEP成员国出口数量分别占总出口的23.58%和25.14%.对两大市场出口表现好于整体出口水平,但也呈现“量增价跌”态势。全年,我国印染八大类产品对东盟出口数量79 08亿米,同比增长12.14%,高于总出口增速4.61个百分点;出口平均单价1 19美元,米,同比降低2.75%, 降幅低于整体水平0.64个百分点。对RCEP成员国出口数量84.31亿米,同比增长11.35%,高于总出口增速3.82个百分点:出口平均单价1.1 7美元/米,同比降低2.79%,降幅低于整体水平0.60个百分点。从主要出口国家来看.2024年,我国印染行业对出口 表2 2024年我国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情况
资源来源:中国海关 规模排名前十的国家出口数量达到144.75亿米,同比增长8.52%,占出口总量的43.16%,出口集中度相对较高。前十国家中,仅对俄罗斯出口数量小幅下降2.38%,对其余国家出口均有不同程度增长,见表3。其中,对柬埔寨出口数量同比大幅增长41.32%,柬埔寨取代巴基斯坦首次进入出口前十国家。对越南、孟加拉国出口数量增速超过20%,主要原因在于随着主要服装需求国开始补库,这两国作为全球重要的纺织服装出口国,对我国印染面料需求明显增加。对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缅甸、菲律宾出口增速不及整体水平,对巴基斯坦出口数量同比大幅下降27.71%,巴基斯坦出口排名下滑至第1 1位。缅旬是前十国家中唯一实现“量价齐升”的国家。 表3 2024年我国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前十国家情况
资源来源:中国海关 三、运行质量有所修复,经营效益明显善 全球经济复苏和国内经济平稳运行为印染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024年,世界主要投达经济体通胀压力进一步缓解,国际贸易逐步回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全球经济整体处于恢复过程中。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组合效应的技续释放对经济发展形成了有力支撑。经济回暧提振国内外纺织服装消费需求,推动印染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但行业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分化。 (一)运行质量有所恢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印染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三费比例6.90%,同比降低0.05个百分点,其中,棉印染精加工企业为6.74%,化纤织物染整精加工企业为7.72%;产成品周转率13.92次/年,同比提高0.55%;应收账款周转率7.70次/年,同比降低3.89%:总资产周转率0.99次/年,同比提高2.47%,见表4。2024年,印染行业运行质量指标多数呈现修复改善趋向,企业成本控制取得成效,产销有街更趋顺畅,资产利用率提升,但也存在资金周转效率偏低、账款回收周期延长等问题,企业经营稳定性和生产投资受到一定影响。总体来看,印染行业运行效率指标恢复进程相对缓慢,与疫情前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其中产成品周转率较2019年下降35.91%.反映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全球贸易形势下,国际纺织面料供需失衡的局面仍未有效缓解。 表4 2019-2024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主要运行质量指标对比 资源来源:中国海关 (二)效益水平明显改善 2024年以来,印染行业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总体呈现逐月放缓态势,但全年仍实现较快增长,见图4。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27%,增速较2023年提高4.83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9.03%,增速较2023年提高19.77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5.98%.同比提高1.09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5.51%,同比提高0.97个百分点,为近五年最高,略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见图5。1804家规模以上印染企业亏损户数为540户,亏损面29.93%;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同比减少14.91%,亏损情况有所好转。
图4 024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 总额增速情况 注 因2024年1-2月利润总额同比由负转正,故不计算当期利润总额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5 2019—2024年规模以上印染企业销售利润率情况 资源来源:中国海关 2024年,印染行业经营效益整体明显改善,全年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分别高于纺织全行业2.31和21.49个百分点,销售利润率高于纺织全行业1.60个百分点,但行业亏损面仍高于纺织全行业9.10个百分点。盈利改善但亏损面依然偏高反映出当前印染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分化,不同规模、不同产品、不同经营模式的企业盈利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头部印染企业及走差异化发展路径的企业盈利水平持续改善,部分印染企业仍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 2024年印染行业经济运行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需求整体偏弱 2024年,全球经济处在缓慢恢复过程中,增长动能依然不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MF) 2025年1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估计2024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2%,增速仍低于疫情前水平,且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经济恢复呈现不平衡性,国际市场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的需求增长放缓。2024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3011亿美元,同比增长2.8%,出口规模仍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纺织服装内需消费增速回落明显,2024年,我国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同比增长2.8%;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3%.增速较2023年回落12.6个百分点;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5%,增速较2023年回落9.3个百分点见图6。终端需求不足对印染行业生产形成制约,同时也影响了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和高质量发展进程。
图6 2024年纺织服装内销指标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 市场是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和规模的关键因素。2024年,国内外市场需求延续疲软态势,恢复动力仍显不足,印染企业多数面临订单短缺的现实压力,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出口产品价格延续下降态势。2024年,我国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平均单价0 93元/米,为近1 5年最低水平,较2014年高点下跌23.14%,见图7。此外,国外印染产能的增加也进一步加剧行业竞争态势。
图7 2010-2024年印染八大类产品出口平均单价走势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2025年印染行业发展形势 展望2025年,我国印染行业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一方面,受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形势复苏进程的可持续性和平衡性面临考验,国际市场对纺织服装需求恢复或仍呈现低速增长态势,东南亚等地区对我国印染面料的需求增长将有所放缓;国内居民消费意愿不足、消费结构升级迟滞等问题对行业经济稳步增长形成制约,内需市场恢复基础仍需巩固。另一方面,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是行业平稳发展的基本盘, 随着国家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印染行业经济运行将呈现“形有波动、势仍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出口或将持续承压 2025年全球经济可能在中低速轨道上曲折前行,经济复苏态势有望巩固增强,这为国际贸易增长奠定基础,IMF预测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到3.3%,WTO预测2025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2.7%。但日益加剧的贸易紧张局势、不断上升的贸易保护主义风险、可能升级的地缘政治冲突等,都将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同时,欧美等西方国家推行“近岸贸易”“友岸贸易”,全球供应链格局将加速调整,我国纺织印染企业或将面临订单缩减、客户流失、成本攀升等一系列问题。此外,美国的关税政策可能给我国纺织行业出口带来较大挑战,2025年初,特朗普政府对我国输美商品累计加征20%的关税,我国纺织品服装对美出口显著承压。 同时,美国关税政策将进一步加速国内印染产能向海外转移,对我国纺织行业产业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二、内销有望逐步改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5年要抓好的首要重点任务,国内政策的确定性将成为行业平稳运行的根本支撑。提振消费是畅通经济循环的关键,政府通过“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我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稳健区间;2025年“两新”加力扩围政策出台并迅速落地实施,将带动纺织产品内需市场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在基本面支撑及一揽子增量政策措施支持下,2025年我国经济有望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居民消费潜力逐步释放将促进印染企业生产和投资活动持续改善,预计2025年印染行业经济将保持平稳运行,主要经济指标将延续恢复向好态势。 2025年印染行业重点发展方向 一、以品质提升为核心,着力推动价值链跃升 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夕阳产业,传统产业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关乎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印染行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是赋予纺织面料功能、提升纺织品档次、提高附加值的关键环节。高质量发展语境下,印染行业要强化行业自律,避免同质化的低效竞争和价格内卷,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产业价值能级,以更高水平的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染企业要把握消费升级趋势,聚焦多样化消费场景,持续加强功能性面料、户外运动面料、生物基纤维面料等产品的设计开发与生产,以品类创新、品质提升不断盘活市场存量、拓展市场增量,引领产业价值链向中高端延伸。 二、以效率变革为动力,加快推进数智化发展 从研发、设计、制造到营销、供应链管理,数字经济正在重塑产业生态。印染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大力发展数字生产力,将带动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变革,使得生产过程更加智能化、高效化、精准化,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印染企业要结合自身的业务流程,充分利用丰富的场景优势,强化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深入挖掘降本增效潜力,以提升发展效益。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设备互联互通与自动化控制,从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产业结构升级。 三、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加快推进绿色化转型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当前,以绿色、低碳、循环为重要特征的新的生产力质态正加速形成,要素资源、政策资源、创新资源、市场资源都在向绿色发展聚集。印染行业作为纺织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所在,要主动顺应全球发展大势,以集约化、减量化、低碳化、循环化、清洁化为方向,加快推进生产、流通与消费等环节的可持续转型。强化绿色前沿技术的基础性研究,持续推广绿色先进适用技术和工艺的应用,深入推进清洁生产和印染园区绿色化改造。紧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加强节能降碳技改攻坚,加大重点耗能设备更新力度。新建印染产能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避免低水平产能重复建设,深入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